最近,不少消费者发现购买的食品外包装上多了一个拇指大小的二维码,用手机对其扫一扫,可以看到食品的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从原料到成品的“前世今生”,消费者一目了然。这个相当于食品“电子身份证”的二维码被称为追溯二维码,它有什么作用?可以显示哪些信息?一起来看看。
“平常食品包装面积不大,上面印刷的食品信息内容也有限,有些字号还特别小,消费者看起来不是很方便,”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有了这个追溯二维码后,消费者只需扫一扫,就能马上知道商品生产日期、净含量、出厂检验报告、企业概况等信息,甚至页面还有放大、语音识读等功能。”
根据《上海市推进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工作行动方案(2023-2025)》要求,上海市生产的食品外包装追溯二维码赋码率要达到100%。自去年起,区市场监管局全力推进食品生产企业智能化追溯体系建设和食品外包装追溯二维码赋码工作,预计将于今年6月底完成全区食品生产企业预包装食品外包装追溯二维码赋码率100%的目标,助力食品安全数字化现代化治理新模式。
追溯二维码的全新运用,也对食品生产企业提出了新要求。记者了解到,食品生产企业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一物一码、一批一码或者一品一码,即每个产品、每批次产品或者每种产品设计一个追溯二维码,并建设相对应的追溯系统。
在此过程中,区市场监管局走访多家食品企业,实地了解企业外包装追溯二维码赋码进程中遇到的难点和堵点。
有食品生产企业表示:“企业自身没有技术能力建设追溯系统,是否有相关部门牵线搭桥?”对此,区市场监管局推荐了区内相关技术公司,为两方对接需求,帮助企业建设追溯系统完成二维码赋码。
此外,区市场监管局将食品外包装追溯二维码赋码列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开展“线上 线下”全覆盖培训,介绍并演示赋码形式、数据要求、管理流程等要素,并与企业“一对一”建立专属服务群,针对不同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去年10月,区市场监管局依托光明乳业等行业龙头,组织开展“大企带小企 携手共发展”主题活动,构建政府搭台、大企帮扶、小企参与的交流互助机制,深入探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及赋码应用。
截至目前,全区近90%的食品生产企业已完成追溯二维码赋码,26家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全部完成赋码工作。下一步,区市场监管局将探索扩展追溯二维码的应用场景,结合防伪标识、数字标签、无障碍阅读等,让市民明明白白消费,实实在在感受舌尖上的安全。
Copyright © 2024 某某沙盘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3171号